第(2/3)页 “然后C系列那边,再搞个32GB的高配版,继续巩固三千元市场!” 年初的时候,考虑到A计划的风险问题,智云科技依旧是沿用了C系列Pro计划的,准备采用双核1.2GHZ的德州仪器的芯片,搭配四点七寸屏幕,继续征战三千五百元到四千元市场,当是也独立出来搞了一个X计划。 这其实是无奈之举……因为C系列的中端定位问题,很多消费者如今一看到C系列,就直接把这东西当成了智云手机系列里的中端手机了。 S系列高端,C系列中端……智云科技的产品线太少,这固然能够加深消费者对智云手机的产品定位的影响,但是也不会出现固化! 人家消费者现在就认定你智云的C系列只是中端手机,卖三千他们觉得很合理,但是你卖四千……多少吃相有点难看了。 这导致了C系列Pro版本的市场定位有些尴尬,不上不下的! 所以去年的时候,智云科技内部就把C系列Pro单独出来,然后做一个次高端手机的计划。,即X计划 而这一计划,其实也是A计划的来源之一。 A计划的次高端方案,其实就是X计划另外一个方案……两者之间是高度雷同的连选用的四点七寸屏幕其实都是一模一样的,其他各方面也比较类似,但是不同的是采用了自研的SOC,并以此带来了内部结构乃至一些功能上的变化。 但是从市场定位来看,其实两者承担的都是同样的任务,立足四千元价位,对其他品牌的旗舰机进行狙击。 考虑到市场定位差不多,两者的零配件使用情况也差不多,因此项目组进行合并后问题也不大,也不会对供应链造成明显的影响。 而对于智云科技而言,如今搞的这个A计划其实赚不赚钱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卡死其他手机厂商冲击高端路线的路线…… 当然了,说是这么说,但是按照智云科技一向来的尿性,那必然是维持高毛利润的……甚至哪怕智云科技为了竞争,不特地去搞什么低配高价的话,光是比性价比其他厂商都比不过! 智云科技的体量多大啊,人家采购零配件的议价能力多强啊……其他手机厂商很难进行对比的 。 再加上智云手机里一大堆核心零配件还是自研的,成本控制能力可比那些纯组装厂好多了。 因此哪怕最终玩性价比模式,其实智云科技也能吊打其他手机厂商……只是智云科技不这么玩而已。 能赚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毛利润,为什么非要去玩性价比,只赚百分之十几二十的毛利润? 没道理嘛! 因此不出意外的话,这个A系列手机,大概率也是高毛利的手机。 不过要想获得市场上的成功,光靠一些硬件配置还不行,机身的外观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时候,甘文山拿出来了三种不同的外观设计:“我们根据市场调研反馈的情况,再集合了内部结构设计以及成本控制!” “我们设计了四种不同的设计!” “第一种,后机身继续采用成熟,成本已经大幅度摊薄的三段式机身设计,但是设计上要更圆润一些,没有S系列那么方正,而指纹模块也是继续沿用正面下巴位置的扁圆形设计!” 徐申学看着这的第一款外观的设计却是略微皱眉,因为这玩意和S11太像了。 除了机身屏幕小一点外,然后机身设计更圆润外,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两者相似度依旧太高。 这个时候,甘文山继续介绍第二个设计:“这一版设计我们没有铝合金机身设计,而是采用了塑料设计,并加入了更丰富的配色,继续沿用星沙配色,指纹模块也沿用S系列的指纹模块部署方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