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倒是艾拉这种低端汽车的市场潜力很大,需要进一步扩充产能,不管是国内产能还是海外产能。 海蓝汽车集团的现有业务经营之余,还在积极研发并布局智能机器人业务,徐申学去海蓝汽车视察的时候,还看到了他们研发出来的智能机器人。 尽管从技术成熟度来说,他们搞出来的智能机器人在性能上比远不如智云集团那边的机器人,但是也相当不错了,至少可以进入实用阶段,毕竟他们的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也就是人工智能技术,是依托于他们早期从智云集团所获得的海蓝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底层的人工智能。 尽管两者区别很大,想要把汽车上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移植到机器人上难度非常大,但是好歹是有了可行的技术路线。 虽然技术差距大,但是好歹有了可用机器人技术。 不像是其他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不行,只能拿智云集团开源的一些人工智能算法来搞,或者是自行研发人工智能算法,而这两条路难度都非常大,就连谷狗都搞不定。 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智云集团是断崖式领先其他企业,并且这个领先如果用时间来算,估计都是几十年的那种……除了智云集团外,人工智能技术最成熟的就是谷狗了,但是他们自行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连智云集团多年前所发布的第一代Yun AI的程度都还做不到! 并且差距还越来越大。 智云集团在人工智能技术上一骑绝尘,都已经大规模把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智能机器人,虚拟设备等诸多领域里,而谷狗连个提供最表层应用的大型生成式AI都还做的不利索。 海蓝汽车依靠着早年从智云集团里获得的人工智能技术,搞出来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现在又开始利用这一套人工智能技术搞智能机器人。 而且还真让他们做出来了可以实用化的机器人,这不得不说已经是个巨大的成就了。 只不过他们的机器人技术虽然已经做出来了基础原型机,不过在各方面的性能对比智云机器人,还是太差了,而且成本目前还非常高,直接这么推向市场的话,估计是没什么销量的…… 目前海蓝汽车的机器人团队,正在持续推动机器人项目的研发,主要是各种高级功能的训练研发,同时也在奋力拉动机器人的硬件成本,争取把机器人的成本降低下来。 按照他们的研发进度,预计明年就有希望像市场正式推出商用的智能机器人了……不出意外的话,海蓝汽车也将会成为继智云集团之外,第二家推出智能机器人的企业。 不过,到时候机器人市场依旧不会出现什么两大企业进行恶性竞争的关系……因为智云集团也好,海蓝汽车也罢,他们都是徐申学的旗下企业。 良性竞争是可以的,也是有益的。 但是恶性竞争,尤其是通过搞性价比,降价这种方式搞竞争是不可能出现的。 ———— 海蓝汽车集团要搞智能机器人业务,试图在智能出行业务、电池业务之外,再打造第三个核心业务:智能机器人;进而实现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增加抗风险能力,获得营收以及利润增长点。 徐申学的的其他企业,也或多或少在搞更多的新技术,新业务。 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威酷电子集团了! 这家企业之前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它是一家智能终端厂商,卖手机为主,顺带卖其他各种智能终端,甚至还卖各种乱七八糟的家电以及其他电子产品。 后来威酷电子集团向市场推出了VR虚拟设备,这个是进军虚拟设备市场,和水果,四星,谷狗,华威等厂商的VR虚拟设备进行竞争……不过这一块业务的市场规模不大。 因为消费者们对单纯的VR显示加鼠标键盘摇杆操控的模式并不感冒……虚拟游戏嘛,其最大的吸引力其实并不是VR显示,而是玩家可以自己动。 智云集团的虚拟设备,是用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支撑的万向跑步机加上机械臂来实现这一点。 而其他厂商没这技术,实现不了,只能用传统的操作方式来实现角色的动作,而这就失去了虚拟游戏最重要的体验感了。 而且VR虚拟设备其实也不便宜,因为需要用到大量算力芯片,尤其是APO显卡,导致价格也在七八万到十多万之间,而智云的虚拟设备最便宜的二十六七万也能买到手了。 有钱的人直接买智云的虚拟设备去了,没钱的去虚拟体验馆玩去了…… 这导致VR虚拟设备虽然已经出现,但是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大。 VR虚拟设备的市场规模没有预料中的大,这也迫使威酷电子集团加大了在电动领域的投入! 威酷电子集团在去年的时候,正式向市场推出了第一代智能电动车‘小蓝2020’,依靠其超高的颜值设计,不错的性价比,再加上多年培养出来的小蓝品牌,忠实用户,成功打了一个开门红,获得了非常不错的销量。 一个全新的智能电动车品牌,第一年就能卖出去十多万辆车,这可不是个容易的事。 而今年,威酷电子集团旗下的小蓝汽车,又推出来SUV车型,由此获得了很不错的销量。 小蓝汽车的成功,不仅仅让国内的汽车市场上,出现了一家全新跨行而来的汽车新势力玩家,而且还让其他行业的大型企业们看到了机会,一个个忍不住加大了进军电动车行业的步伐。 就连水果都没有放弃电动车业务,而是加大了投入……这其实已经有点违背水果的一些经营理念了,因为电动车业务的毛利率低,同时供应链也无法掌控,这对于水果的一些经营理念而言是有些违背的。 但是由于在智能终端领域被智云集团压制的太狠,VR虚拟设备又起不来,机器人业务虽然开始研发但是迟迟没有成果,这迫使水果寻找新的支撑业务,要不然就只能慢性死亡了。 而电动车业务,是目前水果那边所能找到的最有可能性的新业务,因此电动车业务虽然困难也很大,同时也不太符合他们的经营理念,但是依旧咬牙加大投入。 当然,他们想要搞的高端电动车,但是又没有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以及动力电池上的核心技术,因此研发起来难度比较高,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把产品投向市场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