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超导量子计算机开启交付-《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1/3)页

    一月中旬,徐申学的车队出现在深城城郊的智云微电子旗下的一个生产基地。

    之前对外公布的是,这个生产基地乃是半导体配套工厂,但实际上这是智云集团旗下唯一的一座量子芯片工厂!

    同时,这也是目前人类唯一的一座专门用于高性能超导量子芯片生产的工厂!

    并且好几年里都处于严格保密,一直到超导量子计算机曝光,随后智云集团正式发布商用YCL-52超导量子计算机后,这个生产基地才得以出现在世人面前。

    不过虽然部分业内人士虽然知道了这家工厂的存在,但是对于内情依旧不清楚。

    智云集团对超导量子芯片的相关技术保密的非常严苛……就算是专利申请,也只申请了早期落后淘汰的基础技术的专利,但是对于目前正在使用的一系列制造第五代乃至第六代量子芯片的相关技术,从来都没有申请过专利。

    别说专利了,甚至连基本的技术原理,技术路线这些都没有对外透露过,所有的一切都是高级别的商业机密。

    这并不是徐申学第一次来这座量子芯片工厂,但却是第一次光明正大的来,身边还有智云集团的公关宣传部门的摄影师随行记录拍摄呢……以前都是偷偷摸摸的来,生怕被外界注意到这家工厂,注意到量子计算机的机密。

    现在,没有了保密需求后,就可以公开来了甚至拍摄相关画面了。

    当有需要的时候,智云集团也会公布这些相关的画面用于宣传……不过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就是了。

    不过就算短期内不去公布相关的消息,然而该有的记录还是会记录的。

    徐申学的车队一路进入量子芯片生产基地内部后,徐申学所看到的是一座和半导体工厂有些类似的厂房。

    只是进入内部后,就会发现这家工厂的内部设施和半导体工厂有极大的差异。

    半导体工厂是搞大规模量产的设施,规模很大,并且都是采取自动化流水线式生产。

    但是眼前的这个量子芯片生产工厂,反而有些类似实验室,整体规模要小一些,但是很多设备看起来更加的复杂,自动化设备更多。

    而徐申学的感觉并没有错……实际上目前智云集团打造的第五代以及第六代量子芯片生产线,本身就是属于实验室制备量子芯片的扩大化!

    目前而言,智云集团还没有找到一条可行的大规模量产的技术方案……只能使用产量低,成本高的实验技术路线来进行小批量的生产,甚至很多工序都需要顶级的工程师操作设备来慢慢搞。

    有些类似光刻机所需要的镜片一样,搞起来很复杂,也很慢,产量低。

    智云集团旗下智云微电子所属,分管量子芯片制造业务的一名副总裁,正在向徐申学介绍着这座量子芯片工厂:

    “目前我们工厂有三条产线,第一条产线是第一批建成的第五代量子芯片产线,可以加工对准精度偏差四十纳米的量子芯片,也就是第五代量子芯片,当初以实验技术为准,整体产量比较低。”

    “第二条产线则是我们去年年底才投产的第五代产线,对比第一条产线,在技术上成熟了很多,生产效率也有提升!”

    “而通过这两代产线的研发以及改良,我们在第五代量子芯片的生产过程里,良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已经最开始的百分之二点二的良率,提升到了目前的百分之六!”

    “良率的大幅度提升,也使得了我们的第五代量子芯片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目前第五代量子芯片的产能已经从最开始的月产三十片,增加到了现在的月产两百五十片。”

    “按照这个产能,年产量预计能够达到三千片,已经能够初步满足我们的第五代量子计算机的生产需求了!”

    第五代量子计算机,目前是智云集团自用的同时也对外供应,一枚量子芯片就能用于制造一台YCL-51或52量子计算机,一年生产三千台量子计算机,这个产量已经不低了。

    要知道……现在智云集团搞出来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可不是什么便宜货,也不是什么普通计算机,而是用于人工智能训练以及运营,拥有强悍算力的顶级设备。

    YCL-52超导量子计算机对外销售的话,折算下来一台得两个多亿呢。

    而智云集团自用以及专供机构的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供给机构的价格是两亿左右一套,也挺贵的……

    当然,如果只算制造成本的话还会更低,只是不可能真的用这种制造成本来算的……因为后头还跟着一堆的研发成本以及前期庞大的生产摊薄成本呢,不可能真正的按照硬件成本来算的。

    比如眼前的这座投资庞大的量子芯片工厂的高昂成本,就得摊进去……量子芯片制造所需要的大量先进设备的研发成本以及其他各类成本也都得算进去。

    这种从头开始,搞一整个产业链,什么都要自己研发的产品,其前期成本会非常高昂的。

    这些年来,智云集团为了搞超导量子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疯狂砸钱呢,其整体的研发以及资本支出可是非常庞大的。

    这也是前些年,外人看到智云集团在半导体领域投入如此巨大的原因,因为智云集团在进行财务支出统计的时候,是直接量子计算机领域的投入都算进了半导体领域里去了。

    而这些庞大的前期投入,都是需要摊进去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综合成本里的。

    这也是当下超导量子计算机的价格如此昂贵的主要原因之一。

    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售价如果按照两亿左右一台来算,一年生产三千台的话,销售额都能有六千亿了……这个规模已经不算小了。

    但是这并不是市场的极限,而是目前产能的极限,智云集团已经陆续和一百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他们都要采购量子计算机用于人工智能领域呢。

    随着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出现,算力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整个算力市场出现了更大幅度的增长,而目前的第五代产线产能是不够用的。

    因此智云微电子负责量子芯片业务的副总裁也表示,他们正在准备开工建设第三条第五代量子计算机的产线,并持续对良率进行提升。

    其目标是在一年后,把第五代量子芯片的产能提升到每年五千片以上!

    徐申学对这个第五代量子芯片的产能也比较关心,因为目前对外销售的就是第五代量子计算机……按照徐申学以及量子计算机事业部的设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