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也想要搞这样的空间站,也想要搞月球基地啊……但是技术不允许! 因为他们要是按照他们现有的传统航天技术以及火箭,哪怕是有着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重复火箭进行支持,学着南门航天这么搞也得破产……双方的运输成本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一个几千美元每公斤,一个两三百美元每公斤! 这差别可大了去……十几二十倍的成本差距呢。 南门航天的这种规模庞大的航天活动如果换成其他国家的航天机构来玩,能够把他们国家玩破产。 而且就算有钱,里头的很多项目他们也玩不转……纯粹技术不行! 如地月运输系统里的玉兔系列星际飞船,以及配套的空间站的燃料补充以及物资中转系统,配套的太空作业维护机器人……这里头有着太多太多的技术限制了。 并不是说他们想要搞就能搞的,没那技术! 南门航天的顶级技术,可不是大白菜,而是持续多年的资金以及人才投入,最关键的是还有科研系统的加持。 有了科研系统的加持后,实现了从材料,再到工程设计和制造,软件算法的编写等一系列的科研项目大跃进。 然后才有了大量成熟可用的技术,进而支撑起来整个月球基地计划! 而其他国家,不,哪怕是整个西方工业体系加起来,也做不到…… 徐申学对南门航天主导的一系列航天活动,尤其是多种技术突破还是比较欣慰的,按照这么下去,也许不用等太久,也许三年后就能够进入月球氦三的初步开采计划了。 而到那个时候,星海一号可控核聚变实验堆,应该也完成建设了……而星海一号是需要氦三为原料的,前期进行实验的时候可以用地球上提取的氦三! 但是这种情况是无法持久的,因为地球上的氦三储量太低了,提取成本极其高昂,真用地球上的氦三作为原料来运营星海一号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得赔死…… 所以未来的星海一号乃至未来的星海二号、星海三号等一系列现有技术路线下的可控核聚变要想进行商业化运营,具备实际的商业价值,那么就必须从月球上开采提炼氦三……不然燃料成本太贵了,根本没办法用。 考虑到星海一号的实验堆推进比较顺利,现在都已经进入实际制造阶段,估计两年半左右就能够完成建设了。 因此,南门航天主导的月球氦三开采计划,时间表还是比较紧张的……总不能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都有了,然后一直因为没有燃料不能开机吧,或者干脆是使用地球上提取的氦三,然后亏本运营…… 真要这样,那多少是有点憋屈的。 可控核聚变这种大杀器老子都弄出来了,你告诉我因为没有燃料用不了? 这不扯淡嘛! 所以,南门航天的月球基地计划,必须维持现在的这种快速研发,快速建设的状态,必须按照时间表来进行项目推进。 因为任务时间紧张,科研任务又重要,这个春节里很多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都没能回家过年呢! 甚至有些核心项目的科研人员,都不能对家人解释说自己为什么不能回去过年,他们参与的这些核心项目,都是高度机密,一个字都不能对外透露的! 倒是明面上的南门航天不用这么紧张,他们的很多项目都是比较公开的,就算不公开也藏不住…… 那么大个半马人座空间站,玉兔二号星际飞船,天狼星空间站和月球基地……有点实力的航天机构都能盯着看呢。 但是,外人也只能看个大概的外观而已……但是内部的东西以及一些细节的东西他们可就不知道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