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要你不对毒贩妥协,我们永远都是最坚固的盟友!” “我们结盟的初衷是为了干死毒贩,令墨西哥浴火重生,要让孩子们能走进学校快乐学习,要让年轻夫妻不用生离死别,要让老人老有所终。” “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我不敢对以后的事情做保证,但是如果有一天我违背了初心,请你亲手拿枪把我打死,我绝对不会有半句怨言!” 帕尔米拉也被托雷斯慎重的表情所感染,无比认真地说道,“我的父亲是卡德纳斯,我永远都不会背叛墨西哥,也不会背叛我的信仰。” “如果到时候是我堕落了,也请你亲手终结我的生命!” 两人目光相对,仿佛在进行一个庄严神圣的宣誓。 …… 翌日一大早,一架从墨西哥飞往哥伦比亚的私人飞机降落在安蒂奥基亚省首府麦德林的恩里克·奥拉亚埃雷拉机场。 长发披肩,长相英俊的阿曼多潇洒地从机舱里走下来。 抬头看了眼头上毒辣的太阳,他忍不住骂了句,“见鬼,哥伦比亚真是热得离谱!” 说罢戴上墨镜,然后走向停机坪早已等候的加长林肯豪车。 他不是第一次踏足麦德林这座城市,但是每次过来,他总是有种说不出来的怪异感觉。 这个国家给他印象最深的除了这里女人的奶子普遍比墨西哥女人大一圈之外,更多的是它赋予了贩毒集团新的定义! 在8、90年代提起哥伦比亚,永远都绕不过一个叫做巴勃罗·埃斯科巴尔的男人。 他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嚣张最强大的毒枭,没有之一!! 巴勃罗于1949年12月1日出生于安蒂奥基亚省的内格罗河,在家中七个小孩排行老三,成长于邻近城市麦德林,他的父亲是一名小农,母亲是一名教师。 由于父母收入有限,家里孩子又太多,导致巴勃罗从小就在饥寒交迫中长大。 因为贫穷,他几乎没有上过几天学,从七八岁起,就伙同村里的伙伴一起以偷盗、倒卖墓碑为生。 后来等他20岁以后加入偷车集团,开始倒卖汽车,这让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70年代初,可卡因贸易在哥伦比亚盛行,再加上麦德林有天然港口,十分适合毒品走私,当地的贩毒集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大大小小有接近300个。 这么赚钱的生意,巴勃罗·埃斯科巴尔当然不会放过。 但城市的地盘早就被其他贩毒集团瓜分殆尽,被迫无奈,巴勃罗只能回农村发展自己的势力。 赚到钱后,巴勃罗没有像其他毒贩一样扩大生产,而是组建私人武装,聘请国外军事专家训练部队。 然后这支部队成为了他手里的利剑,帮助他横扫了哥伦比亚各大贩毒集团,一举成为最大的毒枭。 到了7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政府军为了适应丛林作战从法国进口了云雀武装直升机,结果被巴勃罗看上了,直接派遣了三架飞机裹胁着直升机降落到自己的私人机场,这架云雀后来也成为了他的专用直升机。 那个时候,未来与麦德林齐名的卡利集团两兄弟,还在研究怎样挖地道偷银行金库,著名的“四教父”也还没影子。 等到了80年代初期,麦德林贩毒集团每个月能够给美国运输七八十吨的毒品,给巴勃罗·埃斯科巴尔带来了海量的财富,个人财产一度到了惊人的300亿美金,甚至还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被评为全球七大富豪之一。 他的钱多到连自己都数不清,为了方便保存现金,他每个月会花1000美金买橡皮筋,用来捆钞票。 有了钱之后,他不甘寂寞,打算洗白从暗处走向前台。 他花大价钱请美国公关公司宣传自己是“南美的玻利瓦尔”,是反抗美国的先锋,还意外得到了苏联的暗自支持,得到武器援助,还帮助他组建了更强大的私人武装。 他还在媒体上宣称,自己不会对美国2500万贩毒者负责,然后开始大手笔地捐款,花费数百万开发麦德林最贫困的住宅区,他援助建设了道路、电线和足球场,他还为无家可归者建造住宅区,甚至将当地穷人都给安排进自己的制毒工厂。 直接拉动了30万人就业! 既然有这么大的群众基础,巴勃罗打算搏一把大的,直接宣布竞选总统! 然而就在他风光无限,即将达成梦想的时候,他在1976年被麦德林警察因为贩毒而逮捕的一张照片登上了头版头条。 这彻底毁掉了他的总统梦,事后听说是美国佬因为不满他和苏联眉来眼去搞的鬼,可信度极高,一看就是CIA的作风。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巴勃罗彻底黑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