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每个月二两银子。 这可是十万人的大规模招募。 杨志强说过,修建火车费用很高,高得恐怖,投入巨大。 但是女帝有着依仗,那就是如今的国库充盈,前所未有。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房地产建设,每个月可以得到巨大的收入,这些都是支撑建设铁路的重要保障。 如果不是这样,女帝即便是有这个胆量,也无法投入。 在二十一世纪,杨志强也下令炼钢厂放弃生产武器,转而生产铁轨。 作为省城炼钢厂绝对龙头,产能惊人,自然是可以满足琼华的需求。 伴随着生产,一个个铁轨不断生产出来,等堆积得差不多了,杨志强开启传送,铁轨消失。 时间匆匆,一个月过去了。 终于,在宋珊和赵宁静的努力下,她们打造出了蒸汽机火车。 这一天,女帝携带大臣亲自前来观看。 “姐,可以开始了。”宋珊在火车头上对着女帝挥手。 “开始吧,让我看看火车是如何运行的。”女帝期待。 宋珊让人往蒸汽机里加入煤炭,蒸汽机开始吐出滚滚蒸汽,发出“呜呜”的轰鸣声。 随着蒸汽的不断喷发,火车缓缓启动,拖着身后几个重达数百吨的货物,在铁轨上慢慢前行。 起初,火车的速度还很慢,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 女帝、孙掌柜、丞相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随着煤炭的不断投入,蒸汽机的动力越来越强,火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铁轨在火车的重压下微微颤抖,发出“吱吱”的声音。 “火车动了,它的力量好大,几百吨的货物都可以轻易拉走。” 女帝双眼崭亮。 孙掌柜激动得满脸通红,兴奋道:“陛下啊,有了这火车,商品贸易就能快速运转啦!以往那些难以运输的重物,如今都能轻而易举地送往各地。这意味着我们琼华的货物能更快地流通,商业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琼华的经济定会腾飞,百姓的生活也会更加富足!” 丞相捋着胡须:“陛下,孙尚书所言极是。这火车的出现,将打破地域的限制,让各地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咱们琼华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啊!” 女帝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点头:“火车,此乃我琼华之幸!” 大臣们也纷纷说道:“陛下英明!琼华昌盛!” 以上火车,只是一个闭环试验品。 接下来,就是真的大兴建设火车铁轨了。 这才是大头。 女帝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当初宣称要招募十万工人,消息一出,整个琼华国都为之震动。 要知道,琼华全国一共才七十万人,一次性招募如此众多的工人,这绝对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 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满怀期待。 然而,招募的结果却并不如预期,根本没有达到十万之数,只有六万人符合要求。 没办法,不符合要求的人来了,根本吃不下这个苦,修建铁路是很辛苦的,最好是身强力壮的青壮。 修建铁路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工人们首先要进行的是线路规划,他们在地图上仔细标记,反复商讨,然后深入荒无人烟的野外实地勘察。 测量人员扛着沉重的测量仪器,在荆棘丛生的荒野中艰难穿梭。 他们认真记录下每一个关键的数据,哪怕是细微的高差和角度变化都不放过。 接着是地面的平整,工人们挥舞着铁锹和锄头,填平坑洼,一锹一锹地将泥土填入,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挖掘工作也极为艰苦,工人们高高举起镐头,用力地刨开坚硬的土地,一下又一下,仿佛要将大地凿穿。 每一镐下去,都溅起无数的泥土和碎石,挖出铺设铁轨的道床。 大量的石料被运来,用于铺设道床。 那石料沉重无比,工人们喊着整齐的号子,齐心协力地搬运着。 他们的肌肉紧绷,青筋暴起,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块块石料被准确地放置到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