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等游历的时候,遇到地方困难,需要他做事,又转入朝廷做官。 历史上,徽钦二宗被掳后,刘韐自杀殉国。 而且,刘韐是赵桓亲手提拔起来的,不可能去支持其他人。 这样的人赵桓放心。 让刘韐担任殿前都指挥使,赵桓不担心有什么影响。 赵桓一副爽快的姿态,说道:“刘韐接任殿前都指挥使,执掌殿前司,朕没意见。不过王宗濋的年纪不大,不能直接卸任,得有一个合适的官职安置才行。” 李纲说道:“官家,殿前都指挥使调任枢密院,担任枢密副使,也合情合理。” 赵桓摇头道:“不合适,这样平调过去,等于是打压王宗濋,岂不是显得朕凉薄吗?” 李纲眉头微蹙。 赵桓直接否定,摆明了是早有想法的。 李纲问道:“对于王指挥使的安排,官家是怎么想的呢?” 杨时、吴敏和徐处仁也齐齐看过来。 一个个眼神中,莫名的多了一丝的紧张,都担心皇帝要搞出幺蛾子。 赵桓笑眯眯道:“要安置王宗濋,得给他一个比较好的身份,既安了王宗濋的心,也不会让人说朕凉薄。” 李纲只觉得左右眼皮都跳起来,总觉得危险临近,问道:“官家的想法,是安排王宗濋担任什么职务呢?” 赵桓笑道:“让王宗濋入政事堂拜相,以少宰的身份兼门下侍郎,位列政事堂第五。同时,他不负责具体的政务。” 李纲瞬间瞪大了眼睛。 明白了! 这才是皇帝真正的意图,安排王宗濋拜相,一方面往政事堂掺水,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政事堂的掌控。 如果拒绝王宗濋的调任,刘韐也无法去殿前司,文官集团要介入武将体系的事情,那也就随之泡汤了。 一时间,李纲沉默了。 皇帝从来不做亏本买卖,算得太精了。 杨时、吴敏和徐处仁也都明白了皇帝的用途,都清楚这是皇帝提出的利益交换。 答不答应呢? 一个个神色迟疑,都在思考着。 赵桓见几人迟疑,再加一把火道:“王宗濋虽然去政事堂,朕再重申一遍。” “第一,他不负责具体的政务,不插手政务,不会影响到你们。” “第二,王宗濋只负责和枢密院沟通,加强枢密院和政事堂的联络。如此,也就两全其美了,你们觉得如何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