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秋宁见状,不禁疑惑不已,“哦?难道是楚太子又出了什么高深的难题,要和你切磋讨教?” 这段时间,楚少辰就住在皇宫里,其名曰要和六皇子学习,朝六皇子看齐。 实际上小孩子心里也是不服输的,一想到什么难解的题目,都会来找六皇子切磋,颇有一番不赢上一回,就誓不罢休的意味。据说两人在上学期间也经常拉着一众皇子伴读比赛来着。 秋宁只当他们是小孩子之间的相处,并没有放在心上。 然这时候,却见到六皇子叹了一声,道: “秋宁姑姑,圣人说了,作为大夏的皇子,就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吗?” 秋宁不可置否地点点头,“没错呢,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咱们的六殿下这是为什么事儿给忧上了?” 紧接着,六皇子便将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江南水患的事情告诉了秋宁,并补充道: “父皇这两日都没来母妃的宫里了,我也是听说他在为了江南水患的事情而烦恼,可我身为皇子,却连个法子都想不出来,这神童的称号,算是白担了。” 秋宁一听,这才明白过来,怪不得最近出宫采买的时候,各种粮食肉价都上涨了不少,原来竟是江南发了水患,而且朝中没粮,也没钱。 看样子,这就像史书上写的那样,若不及时解决灾情,遏制粮价上涨,恐会动摇国本。 江山都保不住的情况下,还谈什么家恨,替父兄平反呢?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秋宁的脑海里也快速地思索着对策。 然而就在这时候,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 记得此前在府中的藏书阁里,曾在一本游记上看到过类似的案例,只不过当时那游记上记载的是旱灾。 而彼时是洪灾。 虽然灾情不一样,但赈灾和平粮价的手法却可以通用的啊。 一想到这儿,秋宁的眼里顿时闪烁出一股兴奋的光芒。 她想了想,忙朝着萧煜之招手道: “殿下,可愿为了大夏,再立一大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