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邓贤如蒙大赦,这才敢起身,如履薄冰般的退出帅帐。 提前离开的孟达并未走远,而是在营门口等着邓贤出来。 待见到邓贤,孟达蹙眉就问:“怎待了这么久?刘封都给你说了什么?” 直觉告诉孟达,刘封极有可能给邓贤许诺了诸多好处,想要离间两人的舅甥关系。 邓贤瞥了一眼面色阴沉的孟达,将刘封嘱咐的军务如实相告。 “刘封真让你去临沮借粮?” 孟达顿感惊讶。 虽说房陵的粮草的确不足以供给五千兵马的吃喝,但只要走秭归运粮入房陵,这粮草不足的问题也能解决。 非得走全是山路的荆山去临沮借粮,这完全是多此一举! 南郡太守糜芳不发话,你跑去让临沮长私下借粮,这让糜芳心中如何想? 你一个待上庸的汉中王养子,手都伸到南郡来了? 真当我糜芳不是人? 孟达又蹙紧了眉头:刘封小儿,这又是在打什么主意? 邓贤没有多想,点头应道:“副军将军的确是这般说的,还准备了封书信让我交给杜普。” 孟达伸手:“拿来。” 邓贤不敢拒绝,将给杜普的书信递给了孟达。 孟达一边拆信一边道:“此去临沮路途偏远,又是山路极难行军,你若在路上将此信丢了必会坏事。” “这信也没有封口,刘封必然也是允许你私下看信中内容。” 面对孟达这冠冕堂皇的理由,邓贤默默不做声也不敢反驳。 只是下一刻。 邓贤就见孟达脸色骤变。 “将军,信中写了什么?”邓贤小心翼翼的询问。 孟达脸色不断变化,又将信卷好放回竹筒,叮嘱道:“你这次去临沮切不可怠慢,务必要按刘封的叮嘱借来粮草。” “啊?”邓贤愕然,不明白孟达的态度怎会变得如此快。 孟达的嘴角已经微微翘起。 刘封给杜普的书信中写有一句“偏将军孟达,深受家父器重,如今暂在房陵助我统兵。你借粮与我就是借粮给孟达,来日孟偏将入了荆州,又岂会不记你今日借粮之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