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平心中感动不已。 又见刘封气定神闲,脸上毫无忧色,焦躁的内心又安定不少。 身为主将,即便是泰山崩于前也要面不改色。 主将若是慌了,军中将士也就都慌了。 刘封的持重,是安抚军心的最好良药。 “风雪骤降,柴木受潮,虽是风险,但也是机遇。” 端详着眼前的江陵地理图,刘封脑海中忆起了跟雪战有关的战法和奇略。 柴木受潮,其实只是风雪天影响最小的一项。 影响最大的,是营寨防御。 风雪天冷,又视力受阻,巡夜的力度不可避免会降低。 而这个时候,一旦敌方趁机奇袭,是很难抵挡的。 风雪交加的恶劣天候,虽然不利于军事行动,但也往往是最容易麻痹松懈的时候。 在这种气候下作战,既要提防己方疏于戒备而被敌人所趁,又要捕寻敌人的可趁之机而发动奇袭。 史载唐代李愬就曾在雪夜袭击蔡州活捉吴元济。 不同的是。 刘封的处境比吴元济更糟糕。 吴元济好歹还有城墙防御且距离李愬一百五十里,刘封却在城外,距离江陵的孙权不过三里。 一旦遇到夜袭时又无准备,必败无疑。 这就是风险。 然而。 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 强与弱、众与寡、攻与守、进与退、胜与败、安与危、利与害,又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是风险,亦是机遇。 江陵城距离大寨三里,大寨距离江津口不足五里。 正思间。 方月押了一个穿着矮壮中年入内:“将军,此贼在营门外窥视,问其身份又不答,只称要见将军,定是吴狗细作。” 刘封眯眼扫视,随即挥手:“既是吴狗细作,砍了便是。” 矮壮中年面色大变,高呼:“将军且慢!我不是吴狗细作,我是南郡输官韩重,是奉议曹从事王甫之命来寻将军的!” 嗯? 刘封一双锐眼如刀一般犀利:“我与王甫并无交情,王甫又怎会派人来寻我,此等谎言,岂能瞒我?” 韩重心惧急道:“小人不敢欺瞒将军。王议曹乃是廖主簿故交,此番来寻将军,是有机密要事相告。” 刘封面容一肃,眼神示意一旁侍卫的田七。 田七会意,持刀立在营帐外。 刘封斜倚凭几,看着韩重的眼神,依旧犀利:“王议曹有何机密事,要你前来?” 韩重生怕说慢了被砍了,忙道:“王议曹联络了城中义士,欲趁着风雪天吴兵防备懈怠时接应将军入城。故而派遣小人来寻将军,约期合兵。” 刘封“哦”了一声,并未表现出太大的兴致:“王议曹联络了多少义士?能聚多少兵?” 韩重如实道:“除我外,另有督邮石信、门下贼曹李勋、门下督盗贼王琦、金曹掾杨光、兵曹掾刘义、官稷刘忠、船官刘让、库令王忠八人。约能聚兵二百人。” 刘封又问:“孙权紧闭了四门,你是如何出得城来?” 韩重答道:“我为输官,专门负责转运物资,每日都要往返江陵城与江津口,故而能出得城来。” 刘封又问了几个问题,韩重都是对答如流,并无可疑之处。 而包括王甫在内,韩重九人的姓名和职务,也都在廖化送来的城内义士名单中。 【连王甫都知道利用风雪天江陵城守备懈怠时行计,孙权定也不会错过机会,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想到这里。 刘封叮嘱道:“尔等忠义,我已尽知,来日我必会如实禀呈父王。 然而孙权狡黠、潘濬阴狠,必会对城门严加防备,尔等若是仓促聚兵,恐难成事。 而今,父王亲率西川五万大军兵至秭归,三日后就会抵达江陵,无需城中义士冒险行事。” 韩重惊呼:“大王要来江陵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