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战场上的尔虞我诈,关羽反而不在意。 关羽不是输不起的人。 若知道后世有个叫罗贯中的编了一段关羽变鬼杀吕蒙的桥段,关羽真有灵,直接会先将罗贯中给砍了。 我只是输了,不是输不起。 就算变鬼了,也应该去杀孙权,杀吕蒙顶什么用? 沉默间。 刘封放声大笑:“吕子明,其实你不是孙权的大都督,你是曹操的平南大将军才对。” 吕蒙面色一变:“刘公仲,你这话何意?” 刘封笑容不减:“昔日周公瑾为大都督时,提议以南郡为基,西征伐蜀,北取汉中,联西凉马超与关中对峙,而后返回荆州北上襄阳,则可与曹操二分天下。 只因中途病逝,二分之计被迫中止。 鲁子敬为大都督时,认为曹操势大,孙刘两家应该同仇敌忾,明借南郡,实为将荆州西线抵御曹操的压力让家父分担,腾出精力来图谋淮南,则可三分天下。 只可惜湘水划界后,鲁子敬也因病逝世。 然而。 不论是周公瑾还是鲁子敬,他们的战略目标都是北进中原夺取天下,而非偏安江东。 反观你吕子明,在曹操势弱的时候不仅不执行鲁子敬的三分之计,反而力劝孙权夺取荆州,只为了实现你‘全据长江,以保江东’的战略。 你自诩博览群书,岂不闻“攻守之势异也”? 你自诩深谙兵法,岂不闻“兵家之法,要在应变”? 即便你功成,孙权又能如何? 不仅要面临曹操在荆州西线和淮南东线的两路压力,还得分重兵扼守西面以防西川伺机出兵复仇。 不论是家父还是孙权,都将彻底失去了北进中原夺取天下的机会。 曹操想做的事,你都替曹操做了。 你不当曹操的平南大将军,谁又有资格?” 虞翻不忍吕蒙受责,反驳道:“全据长江,尚且可以保守江东;若是北进,即便得了徐州也抵挡不住曹操的骁骑。吕都督一心为吴侯,你怎可污其名?”刘封“咦”了一声:“自古以来,江东子弟多才俊。昔日项羽以八千子弟兵横扫大秦,孙策在时亦有小霸王之称,莫非如今的江东子弟皆是无能鼠辈?” 虞翻哑口无言。 身为会稽郡人,虞翻也是江东子弟。 有项羽和孙策珠玉在前,总不能承认自己是无能鼠辈吧? 良久。 吕蒙徐徐开口:“刘副军能言善辩,令人佩服。我对吴侯的忠心,天地可鉴,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论,我今日前来,也不是为了跟刘副军争辩。 眼下双方征战已久,曹操又在北方虎视眈眈,言和可存,相争必亡,吴侯可以割让长沙和桂阳,以地换和。 若是同意,吴侯即刻撤兵回陆口;若是不同意,吴侯也只能向北委身曹操了。” 刘封呵呵:“曹操若有能力南下,早就南下了。亦或者说,你觉得襄阳的曹仁,会为了孙权冒险来江陵? 若我是曹仁,必会令上昶城的文聘伺机夺取夏口;再传讯合肥的张辽协攻濡须口,届时不用孙权割地求和,君侯自可引兵夺取长沙和桂阳,然后兵进庐陵和豫章,与曹操分抢江东。 吕子明,你得看清形势,现如今不是孙权想求和就能求和。是战是和,非孙权能定!” 吕蒙暗暗握紧了拳头,黑着脸问道:“你既不想和谈,又为何要派遣使者?”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刘封直言而道:“我派遣使者,是去求亲的。韩重没给孙权讲清楚吗?” 刘封回头“喝问”韩重:“我专程嘱咐过你,只谈私事不谈公事,你是不是忘记我的嘱咐了?” 韩重“委屈”地道:“将军,我冤枉啊,我的确只谈了求亲一事。” 刘封又看向吕蒙:“看来我们之间的沟通存在误会,不过这也不重要,现在说清楚也行。 劳烦回去告诉孙权,速速派人将他的女儿送来江陵,虽然孙权的女儿年方三载,但年龄小才养得熟,青梅竹马感情也更深。” 吕蒙的脸更黑了:“吴侯不会同意的。你可以开出其他的条件。” 刘封声音一肃:“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吴侯不肯送女求和,令人惋惜。 罢了,罢了,强扭的瓜也不甜。既如此,我就换个条件:将虞仲翔送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