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良久。 刘备斩钉截铁地道:“就依丞相之意。即日起,诏告诸郡!至于太子亲临宛城一事,可再去一诏命,称‘太子既已监国,自当独立决断军务,朕已年迈,太子当勉励之’。” 说完。 刘备和诸葛亮相视一笑。 一君一臣,开始商讨具体的细节。 随后。 刘备令侍中郭攸之星夜兼程前往江陵宣布诏命。 诏命一出。 再次震惊了江陵的公卿大臣,以及城内士民、曹魏细作等等。 且不提刘林为吴侯以及赐婚孙权之女,单就迁刘封为“大将军、兼徐州牧、假节钺都督徐扬诸军政,享‘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之权。”就足以惊骇众人。 而对太子刘禅诏命称“太子既已监国,自当独立决断军务,朕已年迈,太子当勉励之。”更是差点没直白的说:你都是大汉的准皇帝了,国之大事,自己看着办。 “陛下这是要干什么?怎会忽然下达这样的诏命?这不是在刻意挑起太子和燕王之间的争执吗?” “燕王虽有平江东、夺合肥的军功,但太子出力不少,直接迁燕王为大将军,未免太过了。” “燕王之子为吴侯,燕王的亲信周鲂又是扬州刺史,燕王又自领徐州牧,若等燕王拿下寿春,再取寿春,以徐扬二州之力,比之昔日西楚霸王亦不遑多让啊。” “陛下到底是何意?是怕太子继位后对燕王不利,不肯以燕王为大将军,所以才提前给燕王加上诸多大权吗?” “陛下竟然不反对太子出兵,难道是对太子有不满?还是另有深意?” “听闻前太常博士李邈,被任命为太子的行军参军了,看来传闻没错,太子只是在假意惩罚李邈。” “.” 一时之间。 江陵城人心惶惶。 而曹魏的细作,也迅速的走各种渠道将消息传到了洛阳。 “刘备这老兵子,终究还是年迈昏聩了,即便再宠爱刘封也不应该如此厚赏,现在就已是大将军了,等刘禅继位后还如何封赏刘封? 这是觉得亏欠了刘封,所以想将徐扬二州都封给刘封吗?卖履老兵子,果然不懂人心。 朕之计,成了!” 皇宫内。 曹丕开怀大笑。 流言计的效果超出预期,这是自得知合肥被刘封攻破后,曹丕听到的最好消息。 殿前。 曹休摩拳擦掌,请命道:“陛下,臣愿戴罪立功入鲁阳,虽不敢狂言能生擒刘禅,但定能将刘禅大败。 只要击败了刘禅,刘禅就无法提升军威来震慑刘封,主弱臣强,必生内乱!” 蒋济谨慎而劝:“刘封一向多诈,倘若是刘禅故意吸引大军入鲁阳,实则是掩护刘封强取寿春,又当如何?” 曹休大笑:“蒋尚书的意思,是刘禅甘愿当刘封的陪衬?一心为了给刘封树立威望,以便于刘封将刘禅取而代之? 哈哈哈!虽然刘禅素来以谦逊至孝闻名,但他是刘备的亲儿子、是伪汉的太子、是伪汉未来的皇帝,岂会将帝位拱手让给刘封? 即便刘禅真有这个想法,那群伪汉的公卿大臣,会让刘封将刘禅取而代之吗? 陛下不过是用了一个小小的流言计,就让江陵满城人心惶惶,流言四起,若无人推波助澜,蒋尚书认为可能吗? 即便真如蒋尚书猜测,寿春城高水深,又有满宠等人镇守,刘封纵有十万大军也破不了。 当务之急。 是调集精锐之士,将刘禅这一路的兵马击溃以挫刘禅锐气,之后就可休兵养民,静待伪汉内乱了。” 曹休得意洋洋,一通分析,势猛如虎。 在曹休看来。 刘禅不可能为了刘封而甘愿当绿叶的。 即便要当绿叶,那也是刘封给刘禅当绿叶。 帝王家中无亲情。 看曹丕就知道了。 曹休的反驳,让蒋济无言以对。 蒋济是基于刘封在军事上善诈来判断的,而曹休是基于刘封刘禅的立场来判断的。 虽然都有依据,但明显曹休的判断更符合“人之常情”。(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