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练兵官蓝大将军也-《大明嫡子》


    第(3/3)页

    自洪武二十五年改封代王,就藩镇守大同的朱桂面带微笑的说了一句。

    朱允熥侧目看了朱桂一眼。

    自己这位王叔的母族出身可是不凡,乃是郭子兴之女郭惠妃的儿子。

    只是一如既往,这位王叔与自己的其他叔叔一样,真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语举止,总是和传闻之中的大相径庭。

    如眼前这位代王朱桂,世人皆说其性格暴躁。

    可是眼前这位代王叔,又哪里有半分的暴躁模样。

    朱桂亦是感受到了这位刚刚到大同城外的太孙侄儿的目光。

    他只是微微一笑:“等今朝上了阵,熥哥儿就知道你十三叔的性子是怎样的了。”

    朱允熥耸耸肩:“都是世人假说罢了。倒是十三叔说舅姥爷的话,侄儿却是深以为然。”

    说罢,他望向山脊高岗下,被张辉带着人扣下的那几名蓝玉的亲兵。

    朱桂环抱双臂,模样颇是儒雅的笑了笑:“蓝舅爷这是急了。这一次你……大学士铁铉总领北征诸事,军中便有你三叔、四叔、十四叔。对了,还有你十三叔我,和现今镇守宣府开平的七叔。

    这么多可以领兵的宗亲藩王在,又有一帮常年驻守边塞的公侯勋贵,舅爷便是想要独领一路兵马,或许都是难事。”

    说完之后,朱桂目光淡淡的扫了一眼站在朱允熥身后的景川侯。

    按照自己的推算,这一次大明举国之力北伐,似景川侯曹震这样的将领,大抵也不过是领一支军马罢了。

    “先去工部设在大同城里的造械所看看吧。”

    朱允熥没有言及朝廷对这一次北伐到底是个怎样的安排,而是转口提到了工部的事情。

    朱桂立马是双眼一闪,夸赞道:“要我说,往后朝廷就该多上马一些干实事、又本事的人,就像现在那位工部尚书。

    这一次我大明北伐,有造械所打造的那些火炮火器,你十三叔这回是打定主意,不犁清草原,誓不回兵!”

    朱允熥笑而不语。

    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便往山下的大同城走去。

    北巡行在中军本部就在马武山下等候着。

    等朱允熥一到山下,便立即重新开拔,直直的奔向大同城。

    少顷。

    尚未到正午时分,大军便已经是穿过大同西城门,进了城内。

    大同城从里到外,完完全全就是一座为了战争而打造的城池。

    城内除了代王府和一座座的官府衙门,很少有百姓居所。

    便是有一些,也都是围绕着战争而存的。

    诸如为将士们修补衣裳的铺子,为官府打造一些旁枝末节器械的作坊。

    这就是一座为了战争而生的城。

    在走向工部设在大同城内的造械所路上,朱允熥倒是多了几分感悟。

    “原本我只是有些设想,如今有朝廷暂定下来的军略国策,倒是对往后如何彻底治理草原多了几分谋划。”

    镇守大同的朱桂,倒是有些意外的环顾了一眼四周,早就已经看习惯了的大同城。

    他轻声缓缓开口:“以建城为核心,道路为纽带,层层推进,徐徐图之?”

    朱允熥眉头微微一挑,只不过很快就压下心中的意外。

    能被老爷子派到大同坐镇的朱桂,又岂是那等没有眼界的人。

    他点点头,承认道:“原本按照过往的做法,一切都是以国家为先。只是如今,若是能在关外按照此法执行,不光是能推行国策,还能借建造城池,带动边关内外的百姓富足起来。”

    朱桂皱眉,默默的想了片刻,而后点头道:“倒是个新奇的思路。”

    前面,竖着几根烟囱,喷吐着浓烟的工部造械所,已经出现在眼前。

    而在街口另一侧。

    却是有一片马蹄声传来。

    紧接着,就是一道让朱允熥格外熟悉,却耳熟的叫喊声钻入耳中。

    “前头可是本帅的允熥外甥孙!”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