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九江,你让我揍一顿-《大明嫡子》


    第(2/3)页

    解缙心有所感,侧目看了一眼身边的任亨泰,而后快步上前,跟上了故意慢下脚步的秦王殿下。

    朱樉的一只手悬在胸前,磨了一个圈。

    “解阁要造铁路,连通中原至西域,亦为国事,而非解阁一人之私利。”

    “此乃人尽皆知的事情。”

    “本王知道,朝臣们知道,陛下和太子爷知道。”

    解缙眉头微皱,忍不住低声询问道:“臣亦知晓,此举将会耗费国家钱粮无数,可这是实实在在的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为何偏生就是不能落成?即便耗费过甚,也可徐徐图之,一寸一寸的修。”

    “我大明什么时候做事,是这般抠搜的了?”

    朱樉脚步不停,头却是转了过来,面带微笑的冲着解缙反问了一句。

    解缙沉默了。

    大明朝做事从来都是堂堂正正,雷厉风行。

    朱樉又道:“许之以利,晓之以义。利之一字,想必解阁已然想清楚了。但这个义字,却有另一番解释。”

    解缙脚步紧随其后,拱手颔首:“臣躬问。”

    “本王闻听昔日,前唐有白发老卒,守西域四十载待王师以归。本王却不知,今昔之西域,何如?”

    “本王亦知,强汉盛唐,固有西域而盛名。而今大明若造圣明之世,君王坐下,可有西域之版图?”

    “汉臣唐官,以指掌刀剑,统御西地万里,使节持杖,亦可行万里。而今大明官,心有否?”

    解缙的眉头,始终不曾松下。

    这些道理,其实一点就通。

    然而他觉得,便是如此,依旧不能说服朝廷和君王。

    朱樉则是微微一笑:“我大明向来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若是,有人执意犯我呢?”

    说到这里,朱樉再不停留脚步,加快速度往宫中走去。

    自己这一次是被老爷子派人拎回来了。

    今天出宫一趟,也是因为自己刚好在京中。现在事情办完了,自己还得去乾清宫门外继续跪着。

    至于解缙到底有没有听懂自己说的话,这就不是朱樉需要再去思考的问题了。

    若是他这位大明内阁次辅,连这样的话都听不懂。

    朱樉觉得,那条铁路也就没有必要修了。

    望着越走越快的秦王,望着已经近在眼前的午门。

    解缙的眼里渐渐有了一丝不同的神韵。

    秦王的话,他自然是听懂了。

    解缙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

    “解阁为何不走?”

    还挤在一块儿的徐允恭,看着眼前的倒影,抬起头盯着停下脚步的解缙,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解缙却是渐渐笑了起来。

    他转头看向徐允恭身边的翟善。

    翟善翻了翻白眼,他心中知晓,这些日子解缙因为那条铁路的事情,几乎是快要忙晕了。

    自己固然不赞同,但也没有必要当面反对。

    翟善点点头,拱手从一旁走过。

    此时徐允恭还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却见一向儒雅待人的解缙,竟然是伸出手搭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魏国公。”

    “我在。”

    “老兄这一遭,有桩事情倒是要麻烦你了!”

    ……

    “你穿甲不剔骨!”

    “我那是忙忘了……”

    “你穿甲不剔骨!”

    “定是徐虎这帮混账故意的……”

    “你穿甲不剔骨!”

    “我请你喝酒。”

    “你穿甲不剔骨!”

    “我再赔你一车南边的土特产……”

    “你穿甲不剔骨!”

    “信不信我揍你?”

    “你……常二哥好生说话,咱们都是亲兄弟,回头弟弟我请你喝酒吃肉。”

    社稷坛。

    夜幕之下,原本还因为今日白天,在城外码头,瞧见常升身穿甲胄,缝隙之间夹着骨头渣子,而喋喋不休、咄咄逼人的李景隆,此刻已经脸色大变,满脸谄媚。

    正在叠着衣裳的常升,皱着眉淡淡的扫了李景隆一眼,随后叹息一声,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李景隆打量了常升几眼,确定对方不会真的对自己动拳头,这才稍稍放心,摸索着坐在了常升对面。

    “陛下今日隆恩太甚,你我往后于朝堂之上,可不能再如过往那边行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