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捷报传京师-《大明嫡子》


    第(2/3)页

    跟在皇帝身后的官员们,默默的看了一眼似乎马上就要成为大明首位直隶总督大臣的邹学玉。

    总督总督。

    邹学玉的权力,将随着这个直隶总督衙门的设立,成为朝堂之上不属于六部尚书的新贵人物了。

    哦。

    人家原本就是朝堂新贵。

    将来,不论是中都留守司,还是两淮都盐转运使司衙门,亦或是会宁兵备衙门、苏松兵备衙门,都要受到直隶总督衙门的节制和管辖。

    这是站在朝廷眼皮子底下的封疆大吏啊。

    直隶总督衙门,将会是整个大明朝人口最多、钱粮最多的官府衙门。

    那么直隶总督大臣的官阶呢?

    众人心中,不由的生出这样的疑问来。

    应天府知府就已经高过地方知府半级。

    那么这个直隶总督大臣,是否也会高过地方布政使司呢?

    由此,在场官员心中又生出了另一桩疑问。

    直隶总督衙门的设立,是否会和地方道司一样,分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司衙门、都指挥使司衙门。

    还是说,一个直隶总督衙门,全权管理整个直隶地区。

    “臣惶恐。”

    邹学玉停下了脚步,抬起双臂,双手抱拳,躬身弯腰,脸色份外沉重。

    由不得自己不惶恐啊。

    单单是一个应天府,上头就有那么多的人能时不时的插一脚。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邹学玉微微皱起眉头,一时间有些想不起来了。

    但若是再给他一个选择的话,他宁愿去当一个不知在什么地方的知府,也不愿在这应天府当差。

    直隶总督衙门?

    一想到将来自己要面对的那些个自己恐怕都不能记全了的地方官府衙门,还有上头大概会涉及到整个朝廷各部司衙门的事务,邹学玉就是一阵头大。

    朱元璋却只是淡淡一笑。

    “晋奉天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大臣正二品,兼都察院左都御史,领锦衣卫都指挥使,赏蟒服。掌直隶政、民、军、税诸事,直禀内阁,宫中行走。”

    皇帝当着所有人的面前,说出了他对直隶总督大臣的安排,也给了邹学玉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邹学玉目光闪烁了几下,呼吸逐渐急促起来。

    而在场的官员里,除了向来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少师袁素泰之外,所有人都是面色古怪。

    直隶总督大臣晋奉天殿大学士,这算得上是应有之意,往后若是干的好了,直接再加上一句入值内阁,也就直接从直隶总督大臣的位子上走进内阁,成为大明的内阁大臣了。

    正二品的官衔,倒是和六部尚书等同,如此也能畅通无阻的在直隶总督衙门和朝堂六部各司之间协调了。

    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事情,也属正常。

    当下不少的地方布政使亦或是按察使,都还兼着都察院的差事,这是为了方便掌控地方。

    反倒是让邹学玉这个首任直隶总督大臣,领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差事,让众人有些意外。

    这大抵是让邹学玉手握天子剑了。

    一旦他就任直隶总督大臣,地方上有官府衙门里的官员不遵总督衙门的命令。邹学玉大抵可以一手持着左都御史的官牌,一手提着绣春刀,就将对方的脑袋给砍下来。

    只不过这一点也不曾让在场的人太过意外。

    毕竟直隶不同于其他地方,官府衙门无数,又是国家的财税重心。

    不给邹学玉手中握着刀,很难办成事情的。

    而最让大伙感到诧异的是。

    皇帝最终的选择是,真的是让直隶总督衙门全权管理直隶地区。

    一应的军政事务,都将出于直隶总督衙门。

    这份恩荣和权柄……

    数遍朝堂也没有几个人能有了啊。

    河道总督衙门?那也只能是专管督修黄河的。

    如今以武英殿大学士身份,总领九边北征事务的人屠铁铉?

    等北征战事结束,他也就没了那能执掌数十万大军的权力了。

    然而眼前这位即将上任直隶总督大臣的邹学玉,却是不同了呀。

    直隶一十八府地界上,所有的事情全都由邹学玉一人执掌。

    但凡是个有脑子的,只要一想到那份滔天的权柄,便只觉得眼前一阵眩晕。

    嘭。

    邹学玉的双腿,重重的跪在了地上。

    他没有激动到落泪,也没有惶恐手中权柄之大。

    此刻的邹学玉,唯有满脸的坚毅和郑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