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王师凯旋日-《大明嫡子》


    第(2/3)页

    战争之后,就是平静的生活。

    皇帝陛下肯定会赐予他们最丰厚的赏赐,给予他们最崇高的荣耀和地位。

    家中的田地,应当能再多几亩。

    听说应天城现在有很多工坊在招揽人手做工,给的工钱很足,远比单纯的种地更有赚头。

    更听闻,应天知府还强硬的要求所有的工坊,都不得占用工人回家农忙的时间。

    闲时区工坊做工,农忙时便回家务农。

    这样的日子,大概只需要几年,一家人就再也不用忧愁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了。

    已经行进到了滁州府内,距离长江渡口不远的北征凯旋大军军中,南归的将士们带着无数种不同,可归根结底却又无比相同的念头,继续走着这最后一段路。

    “江南的风,总是这样香甜的吗?”

    队伍里,朱高炽的脸上同样带着一抹笑容。

    他骑在马背上,大口大口的吸着从江面上吹过来的风。感受着已经快要热起来的江南,从自己的脸上拂过。

    已经改名朱安的顺安王阿卜只俺,坐在一旁的马背上,眨了眨眼。

    这同样是他心中的好奇。

    “这便是江南了?”

    朱安坐在马背上,却还是双脚踩着马镫,用力的挺起上半身,转动着脖子环顾四周。

    朱高炽重重的点着头:“这就是江南!”

    说完之后,他便侧目看向被两人簇拥着夹在中间的朱允熥。

    “在北平待了许多年,可现在觉得,还是江南更好一些。”

    朱允熥只是默默的笑着。

    他已经看到官道尽头豁然开朗,露出了竖立着一根根桅杆的渡口码头。

    回家。

    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会露出笑容的词。

    “顺安王。”

    朱允熥喊了一声。

    马背上的朱安立马转过头,脸上露出庄重的神色:“殿下。”

    “今日,我们就能进应天城了。按照规矩,顺安王得住进会同馆。不过孤以为,鸡笼山上的吉隆斯更好一些。南可纵观应天城,眺望秦淮河,北可俯瞰玄武湖。”

    朱允熥给了一个小小的建议。

    大军凯旋,班师而归。

    不可能那么快就进入到封赏的阶段。

    前面还有很多的流程需要走。

    大都督府要和兵部等衙门审核军中呈奏上去的战功,户部还要根据军中给的名单安排好战后抚恤阵亡将士的事宜。

    忙完了这些,朝中才会将进度推进到朝会封赏上去。

    而按照朱允熥的估算,这一次朝廷大军凯旋而归,还会加上一个阵亡将士入葬功臣陵的事情。

    于应天城南,拱卫京师。

    这么多的事情挤在一起,朱安的那座顺安王府自然还得要往后拖延,才能交到他手上。

    朱安对此倒是没有太多不同的意见。

    毕竟。

    自己现在就在江南了啊。

    “是北征大军!”

    “是他们回来了!”

    远远的,江边渡口上,已经有呼喊声传来。

    随后。

    便是一队穿的五颜六色的骑兵队伍,从江边码头冲了上来。

    大军同时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在将士们的视线里。

    已经近在眼前的江边渡口处,一面面巨大的船帆,好似是拔地而起,将碧波浩渺的江面给遮蔽起来。

    远方,那座所有人心中的钟山,也只能是隐隐约约的从船帆后面挤出来。

    大军凯旋而归。

    每一日都会向朝廷发出最新的路程。

    朝廷也算着时间,做足了一切的准备。

    国家心腹之患已除,大明北疆就此安宁。

    汉武未曾做到的事情。

    李唐未曾做到的事情。

    今朝。

    大明做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