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始皇与清-《孙小鹤的探灵日记》


    第(2/3)页

    寡妇清掌控的就是整个巴郡地区丹砂的开采权,为了保证庞大的丹砂开采产业顺利进行,清还豢养了一支数千人的家兵。

    秦始皇的陵墓中大量使用着由丹砂提炼的水银,目的不仅是营造恢弘的气象,其水银的流向就是一副大秦帝国的疆域图;更有保尸以求死而复生的意愿,另外利用水银的有毒气体也可以防止盗墓贼的侵犯。

    而丹砂的产地,以巴郡离皇陵的建造地骊山最近,所以清也就成了秦始皇陵所需丹砂最主要的提供者。

    现在清的家兵与秦始皇的官兵发生了冲突,起因就是缘于丹砂,负责收购丹砂的郡守认为丹砂的杂质太多,要求扣除斤两;清的工头认为,这样低廉的销售价格已经基本不获利了,而且杂质并没有超过原来议定的标准。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发生了武力冲突,各有死伤。

    按照惯例,像这样胆敢与官军对抗的私人武装一律格杀勿论。但是巴郡郡守感觉皇上与清的关系微妙,不知如何处理这件事为好,于是便赶紧写了一个奏折请皇上圣裁。

    奏报传阅后,秦始皇问身边的随行大臣:“众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对于这个问题,朝中的大臣们也分成了两派。

    一些始皇帝贴身的武将认为,这件事情已经触动到了大秦皇帝的权威,所以必须予以剿灭,同时也可以趁这个机会将寡妇清的家财以及影响力,全部都纳为己用。

    寡妇清对于大秦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作为一个巴蜀的商人,她不光是在经商的道路上非常有成就,同时也很热爱秦国,在秦国修建长城的时候,也是散尽家财,予以支持。

    对于清这个女人,始皇帝的心里还是有些敬佩的,所以一听到这些武将的建议后,顿时皱了皱眉头。

    很明显始皇帝并不想按照武将所说的那么做,因为真那样做的话,会影响天下人的局势,同时让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暴君。

    因为六国的旧部始终都在蠢蠢欲动,加上始皇帝在前面,曾经焚书坑儒,已经让全天下的人怨声连连,如果在这个时候,一旦再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始皇帝也明白,对于自己的政权稳固,将会是一个非常大障碍和困难。

    当然了,始皇帝也是有理由能够剿灭寡妇清的。

    这话说到了问题的结骨眼上了,秦始皇兼并天下后,为了江山的安稳,立即收缴了天下兵器,运到咸阳加以熔化,铸造了12个巨大的“金人”(铜人)安放在咸阳宫里。在当时,就连私藏一把残剑钝刀都要受严厉的惩罚,更别说拥有私人武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