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拜祭-《良宵谁与共》
第(2/3)页
院子里人来人往,她目不斜视,直奔前厅。
端砚跟在最后头,给门房递上帖子,扬声道:“韩家徐姑娘向徐府问好!”
话音刚落,不止外头围观的路人,院子里的徐家亲属故交更是面色古怪。前厅的徐老太爷一听,险些没岔了气,徐二爷闻言摔了手上的茶碗,恨不得撕了门口那萧家小厮的嘴巴!
真该死,没想到徐灵芸居然来这一手。
偏偏韩夫人已经发话,徐灵芸是韩家的义女,又是韩大家的义妹,她代替韩府前来也没什么。
徐二爷心里怄得要命,面皮发青,倒没想到一个小姑娘如此难缠,这般不给徐家面子!
徐老太爷原想一个小姑娘而已,要出嫁总少不得依靠娘家。他给个下马威,再摆摆架子,最后送点甜头,不信收服不了一个小姑娘。
没想到被摆了一道,徐家那些亲戚看在眼内,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笑话自己呢!
光是想想,徐老太爷就觉得心肝疼,从来不曾试过这般丢了脸面,涨红着脸道:“韩家徐姑娘?她究竟姓韩,还是姓徐?”
徐二爷连忙安抚他道:“不知道是谁在侄女耳边嚼舌根,听说韩府派了个嬷嬷到侄女身边去……”
徐老太爷也觉得,一个无依无靠又寄人篱下的小姑娘,能硬气到哪里去?
春英在府里听着端砚在大门的喊话,险些没笑出声来。
进门前,徐灵芸小声叮嘱端砚的话,春英没听清,居然是这么一回事!
眼瞅着徐二夫人气得面皮都发青,春英心里大为痛快。
徐灵芸环顾着徐府里陌生的景色,想到当年生父为徐家着想,刚死还没到头七,就连妻女都没能保住,立刻被赶出府。
这些年寄人篱下的苦楚,她没有刻意记住,却也不敢忘。这些像菟丝花一样的亲属,榨干了徐大爷这棵大树的精气后,就能马上翻脸。如今找上自己,不过是另寻别的大树好攀附,再加以利用罢了。
这样的亲戚,徐灵芸宁可不要,也省得以后给萧家带来甩不掉的麻烦!
徐二夫人被端砚那一喊,愣是说不出话来,僵硬着面皮请徐灵芸进了花厅,她便再也忍不住,整张脸沉了下来,吓得怀里的徐小宝哆嗦着捂住眼不敢多看。
这臭丫头,以为攀上萧家,真能无法无天了?
也不想想她姓徐,不姓韩,韩家真能当娘家人来看待?
徐二夫人迫不及待等着徐灵芸嫁进萧家,不得宠就罢了,最后也得不了韩家的帮忙!
到头来,还不是得找徐家人出手?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撒花哦~~~
第八十五章 拜祭
徐灵芸一夜没合眼,怔怔地盯着门外,第二天一早春英看见的,便是她通红的双眼,不由忧心地问:“姑娘……”
“没事,”徐灵芸摇摇头,净了面后精神头好了不少。她心里陡然空空落落的,有些不习惯,却也明白,不过忍耐几个月,便能跟萧晗长长久久在一起,很快就释然了。
见徐灵芸的面色好了不少,春英才暗暗松了口气。
陈嬷嬷进来时,没忽略掉徐灵芸微微苍白的脸色,深知今日天还没亮萧大少爷就离开了。如今看来,两人的感情倒是极好的。
一般未出嫁的姑娘们,连夫君的相貌都不清楚,不过是听着夫人和嬷嬷们口述。徐灵芸倒是幸运,跟萧晗几年来在同一屋檐下,还没出门子,就得了夫君的心。以后的日子,只怕会越过越好。
没来得及安抚徐灵芸的离别之情,陈嬷嬷也没寒暄,直接道:“徐府送来了帖子,说要亲自送到姑娘手上。”
徐灵芸皱眉,接过帖子一看,不由一怔。
春英性子急,不由追问:“姑娘,徐家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徐灵芸叹气,似是回答春英,其实也是对陈嬷嬷道:“徐府大爷的忌日要到了,邀我明日去拜祭。”
春英一听,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徐家大爷,不就是徐灵芸的生父?
闻言,她嘟嚷道:“这十年来,也没见徐府大爷的忌日叫上姑娘,这次分明没安好心。”
陈嬷嬷沉吟片刻,只问道:“徐家的邀请,姑娘打算去吗?”
“去,为什么不去?”徐灵芸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她苦笑道:“虽然已经没多少印象,毕竟是生父的忌日,哪里能不去?”
就算她有千百的理由,孝字为先,自己都不可能婉拒得了。要是真的不去,徐家就有借口拿这事说道,总是撇不开的麻烦,倒不如迎面而上,去看看徐府究竟想如何。
陈嬷嬷听了,只道:“姑娘说得对,若是不去,名声总是有碍。”
徐灵芸看着她,试探着问:“可否劳烦陈嬷嬷明日跟着我去徐家?”
“这是我的分内事,姑娘只管吩咐就是了。”陈嬷嬷笑着答完,又吩咐春英去准备祭祀的东西,对徐灵芸解释道:“徐家准备是一回事,姑娘准备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徐灵芸点头,她原本就打算自己准备好拜祭的东西,不可能真的两手空空便上门去拜祭。就算陈嬷嬷不说,她心里也过意不去。
春英听话得去准备了,徐灵芸心想徐家似是妥协了一步,没说要她回徐家的话,只是邀自己上门,肯定没好事。
她不喜欢一无所知,被动挨打的局面,便叫来端砚叮嘱一番,劳烦他去徐府附近打听一下。
陈嬷嬷看着徐灵芸的做派,不慌不忙,还明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一个小姑娘,想得倒是周全,不由又高看了一分。
端砚不过跑了一下午,便匆匆回来。
春英赶紧端来一大碗水,端砚一口灌下,喘了口气就一股脑地把打听的事说了出来。
“徐姑娘,徐府确实要大办大爷的忌日,连平日少走动的亲友故交都叫来了,一大帮人在徐家住不下,还到附近的客栈打尖,吵吵闹闹的,很是惹人注目。”
说起这事,端砚心里便有些不满。
徐家的旁支不乏有些鱼龙混杂之徒,只想着过来拜祭,拿点好处,口中无德,丝毫没把徐大爷记挂在心上,琢磨着在死人身上发大财,也就那些人想得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