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杜鹃-《良宵谁与共》


    第(2/3)页

    徐灵芸轻声叹气,她听闻徐大爷是在书房断了气的,难免受人忌讳。只是这院子,徐家人大张旗鼓地祭奠徐大爷,却连徐大爷生前住过的院子都没找人细心打理,分明心里也不当徐大爷是一回事。

    果真是一个引她上门来的由头罢了,偏偏这理由让人无法反驳,却又在亲眼所见后,徐灵芸原本对徐家余下的那么一丁点期望,彻底被打碎了。

    她缓步穿过杂草,来到书房前,留下春英在外头,亲手挎着篮子踏了进去。

    刚打开门,一阵灰尘扑面而来,徐灵芸用帕子掩着鼻子干咳了几声才勉强止住,双眼被灰尘刺得生疼,险些落下泪来。

    书房的一切确实如同原来一样,没有人动过一丝一毫,可能是害怕,也可能是忌讳死人。不管是哪一种,徐灵芸心里都不免庆幸。

    她放下篮子,环顾一周,书房不大,却整理得干净利落。三个大书架上满是书,从四书五经到各地游记,还有不少字帖。

    徐灵芸随意拿出一本翻了翻,书页的外侧,还有几个小字评点。龙飞凤舞的字,笔锋锐利却又不失风韵。

    这便是徐大爷的字迹吗?果真颇有风范,难怪当年韩先生会将他引为知己。即使在过世这么多年后,还会愿意将出嫁前的自己收为义妹,想必也是看在徐大爷的面上。

    书案上铺满灰尘,文房四宝齐全,笔墨搁在手边,显然是常用的,即便是最后也是。徐灵芸用帕子轻轻一扫,案上的几页宣纸便露了出来,上面是一幅字画。

    漫山遍野的红色杜鹃,即使在灰尘下,依旧有着鲜艳张扬的颜色,漂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这便是徐大爷的画吗?

    徐灵芸伸出手,指尖在宣纸上轻轻划过,指头留下一抹黑灰,眼圈却微微红了。翻开底下的几张,全是各色的杜鹃,展现着各色风姿,显然徐大爷极为擅长,应是时常画的。题字的地方,只隐约露出“赠爱妻”的字样。

    她忽然明白,为何华月喜的后院繁花似锦,唯独没有一朵杜鹃。

    徐灵芸以前以为是华月喜不喜,如今看来,却是极为喜欢的,只是怕触景伤情。

    她想着要不要把这幅画带回去给华月喜,沉吟片刻还是作罢。以前的事已经过去了,华月喜好不容易忘记了,何必再让华月喜想起当年来?

    只是当初徐大爷一死,她们母女就被赶出了徐家,这幅画华月喜必定还没有看见过。

    徐灵芸深深地把这幅画记在心头上,念及自己对画画十分有兴趣,或许就是因为徐大爷曾带着自己在书房里看着他作画?

    即便她对徐大爷的印象太模糊,已经完全记不得了。但是有些东西,却深刻地记在心头,随着年岁怎么也抹不去。

    就着书房里的暖盆,徐灵芸烧了些纸钱,又点上两支蜡烛,双手合什,闭上眼在心里默念:爹放心,我和娘亲都很好。虽然不孝,但是我再不想认徐家。没有爹的地方,怎能算是家呢?

    她睁开眼,泪眼摩挲中,看见盆里的火苗一明一暗,似是在回应自己那般,便含着泪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有事,更新少点呀,么么~

    第八十六章 杜鹃

    徐灵芸进了花厅,看见的便是上首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以及他手边摸样清俊的中年男子。

    她看过徐大爷的画像,徐二爷与他只得三四分相像。容貌白净如文人,可惜一双眼阴沉沉的,一下子就让人印象极为不好。

    不用说,这便是徐老太爷和徐二爷了。

    徐灵芸规规矩矩问了好,便在下首默默坐下。

    徐二爷皱了皱眉,还是压下火气问道:“侄女儿来拜祭,怎的借着韩家的由头?你是徐家的姑娘,又是大哥的独生女,来拜祭是天经地义的,冠上萧家的名义还是婆家,带上韩家算什么?”

    徐老太爷干咳一声,也开口道:“当初白发人送黑发人,一时急怒攻心也是难免。这么多年,我知道你受了委屈,可也不必赌气不认自家人……”

    徐灵芸听着,面色冷淡,心里忍不住嗤笑。

    徐老太爷说得轻巧,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了就能迁怒到她们母女二人身上,硬生生赶出去不闻不问?

    徐二爷扯上萧家,不过是想让自己明白,萧家还勉强算是婆家,她却还没出嫁,跟韩家只是带上一个“义”字,终究不是本家人,更是一点干系都没有。到头来,还是她不对了?

    这两人句句似是替她着想,在徐灵芸听来,不过是场面话罢了。

    她轻轻一笑,抬头道:“徐老太爷言重了,委屈算不上。托老爷子的福,在府外没饿死冻死,好歹如今还能活生生坐在这头。要是老爷子这话在几年前,我还在华家的时候,必定感恩戴德,二话不说就跟着回徐家。可惜,时过境迁,我在徐家生活的年岁太短,早就忘记自己曾经是徐家人了。”

    徐灵芸一句“曾经”,没明晃晃地指责徐老太爷当年的作为,却也有些不中听了。她有着徐家血缘也就罢了,华月喜又有什么错?

    刚刚丧夫,还在伤痛中,就被赶回娘家,还落不得好。

    要不是后来遇上萧老爷,只怕华月喜早就受到非人的对待,落不得好下场了。

    这些年的遭遇,一时半会说不清,却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委屈能略过的。

    徐老太爷面色不悦,一个晚辈说话如此咄咄逼人,要不是还有些用处,早就被他打出去了!

    果然是那个狐媚子养出来的姑娘,瞧着漂亮柔弱,其实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

    徐二爷感觉气氛僵了下来,不想费心把徐灵芸请来就气走了,只等解围道:“不忙叙旧,侄女儿先去大堂拜祭大哥吧。”

    “不了,”徐灵芸摇头,缓缓起身道:“我就去父亲以前住的院子烧点纸钱,上两柱香就好。”

    闻言,徐二爷的笑脸有些绷不住了:“侄女儿来一趟,怎能不好好拜祭一番?”

    徐灵芸似笑非笑地瞅着两人,再次摇头道:“娘亲说父亲喜静,吵闹的地方只怕要呆不住,还是去院子里清净些,我也能跟父亲说说话。这么些年来,要说的话多着,没得耽误了其他人拜祭就不好了。”

    这话听得徐二爷毛骨悚然,仿佛徐大爷真的留在徐家,眼睁睁看着他们对待华月喜和徐灵芸两母子不好,后背发毛,他悄悄左右看了一番,强笑道:“侄女儿,祭堂上好些长辈正等着你呢!”

    徐灵芸闻言,轻轻笑了:“我一个晚辈,哪里有资格让长辈等?理应二爷去主持才是。”
    第(2/3)页